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散文] 憶父親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查看76290 | 回復36 | 2019-5-3 20:0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憶父親
    文/葉幸榮

        我的父親在他弟兄中最小,排行老三。小時候父親非常疼愛我們,我們姐弟妹中有誰淘氣母親準會說都是你父親慣的。

        父親身材中等偏上,國字臉,高高的鼻梁,眼睛炯炯有神,嘴角微微上揚,能說會道,很有男子氣概。有人開玩笑跟我說:你父親的那種嘴型在挑選辯論選手時是其中的先決條件,可惜父親沒有機會去嘗試這方面的發展,也許淹沒了他的天賦。

        父親小時候家里窮,讀不起書,但因聰慧機敏而討人喜歡,后來被宿松楓林咀有一位行走長江做生意的陳姓大戶老板喜歡上了,收他為義子,將其帶回家供他讀了三年私塾。到十五六歲時父親就跟著義父在南昌、杭州、上海等地來回搞貨物販運,雖然辛苦,但鍛練了他行走江湖做生意的膽量和本領。

        解放初父親做小本生意。56年實行公私合營,父親安排在太湖山區黃鎮供銷社工作。那時交通閉塞,離家七八十里全靠步行,父親難得回趟家,一旦父親回來了我和哥哥就直奔父親懷里撒嬌。只有大弟不接納父親,因為他出生不久父親就到山里去了。見到父親以為是外人,不但不與他親近連床也不讓他上,天天的跟父親說,你還不氣嘎啦,這不是你的家 。弟弟的憨態逗得大家都樂了。只要父親在家,家里的氣氛就是溫馨幸福的。父親每次回來會帶些肉、糖和糕點之類的東西,在那時都是需要票證才能買到的緊俏食品。父親每次回來都要到鄉下去探望外公外婆和親爹親奶,其余的時間父親就屬于我們的,父親去哪我們都跟著,鄰居笑我們是父親的小尾巴。父親在家的時候,母親每天拿一小塊肉切碎碎的,放在鍋里熬成油炒菜,菜炒好了再將從公共食堂打來的少的可憐的一點飯放在一起拌,雖說也是菜拌飯,但一家人吃的還是很開心。尤其是我只要有父親陪伴也不嘴饞了,也真是怪事,大概是太愛父親的緣故吧。

        后來日子越來越難了。一次父親回來有幾天,中途宿松楓林咀父親幼時的私塾先生突然來了。雖然那個年代到處鬧饑荒,但是街上居民有雜糧供應比鄉下好一點。先生大概是從親爹家知道我父親回來了。先生很少來我家,這次肯定是有難而來,怎么辦呢?父親焦慮著!帶回家的那點東西早分完送人家了,家里留下的也吃的差不多了。奶奶那天中午也和我們一起吃菜拌飯,我問奶奶,您今天怎么不吃肉啊?奶奶說我今天想吃菜拌飯。因父親回來帶的些肉母親每天都要單獨煨一點讓奶奶吃!原來那天中午母親給奶奶煨的肉給私塾先生吃了。私塾先生這時在另一張桌子上抽煙喝茶,父母也不知在房間干什么,好長時間才出來。父親出來就陪先生抽煙喝茶閑聊著。母親出去過了好長時間回來了,手里提著一個布袋,母親將布袋放在父親面前,父親問多少?母親說3斤!父親就將布袋移到先生面前說:“先生,這是3斤米,您拿回去湊合幾天,我也只有這個力量,望先生您能諒解!”這時母親從廚房出來,手里又拿著個布袋,對先生說:“這袋里是點干菜,您拿回去放點鹽炒炒填填肚子。”先生這時站起來對我父母邊作揖邊說,“三毛、三妹你們的恩情我這輩子無法還。” “先生說哪里的話,是我們的力量太小了!”父親急忙回道。先生走了,再也沒有來過我們家,然而父親那段時間還時常叨念著先生。

        先生走后,奶奶問母親哪來的米?哪么金貴的東西怎么弄來的?母親說是拿飯票到食堂換的。父親也接著說,先生不是到了萬般無奈他是不會來的。奶奶聽了直嘆氣。

        萬萬沒有想到在家里最困難的時候,父親摘下手腕上的瑞士手表給我們換吃的。這塊瑞士手表是父親與母親定婚時外公外婆送給他的。當年手表是貴重的奢侈品,國外的更是高檔。聽說父親為炫耀這塊表天天把袖子卷的高高的,惹得好些人出高價想買。這塊表既是紀念品又是父親的愛物他哪里舍得賣呢?這次為了家里兒女們能生活下去父親真是下了狠心。

        在饑餓的歲月里我們姊妹三人在一天天的長大,飯量也與日俱增,那菜的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多,家里窮的快撐不下去了,母親累的也快病倒了,無奈之下61年春節后父親干脆把工作辭了,回家和母親一起撐住這個家。

        天無絕人之路。沒過多久,好政策來了,農村實行責任田到戶,城鎮可以自由經商,真是久旱逢甘霖哪!一時間,城鄉的積極性都調整動起來了,尤其是工商行業蓬勃發展。徐橋鎮這個著名的水碼頭,久負盛名的“小上海“又回來了,我家也迎來了經商的春天。父親懂經營之道,懂得市場需要什么;母親最大的特點是大方,那時她推銷之術就是買三送一,吸引顧客。每天不管有多少人流量,不管是買東西的還是不買東西,茶都是免費供給。夫唱婦隨,二人配合默契,家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家庭生活有了立桿見影的轉變。父親跟母親說:孩子們目前是長身體的時候,以前沒辦法,現在要發狠的給他們吃,可見父母對兒女們的摯愛之心。

        那個時候父親從早到晚在店堂里沒有一刻歇腳的工夫,早中飯都是隨便吃點,只有到了晚上關起店門父親才歇息坐在餐桌邊。這時母親就會用托盤把溫過的酒和菜擺在桌上,隨父親喝點小酒解乏,再轉去廚房繼續忙去。

        后來家里又開了軋棉花店,人手不足,父母商量把兩個舅舅、姑父、嚴伯請來幫忙,后又請了福祥爹。我家當年是借政策的東風生意做的風生水起。以至后來有些對我家情況很了解的人見了我笑著說:幸榮,你父母如果從61年做生意至今,你家肯定家財萬貫,你肯定也是富家小姐呀!我聽了只有苦笑。

        然而好景不長。63年開始政策在收緊,不讓開店了,家里一下子空曠清靜了。父親在家也無所事事,就教我們寫毛筆字,或吟詩,或打算盤。時常見他拿著一本書在讀,念的搖頭晃腦,我問他讀的什么書?為什么還搖頭晃腦呢?父親說這本書是賦,與詩不一樣,賦不但抑揚頓挫,更有鋪陳排比、對仗工巧;既辭藻華麗,又高格典雅,朗朗上口,讀之使人陶醉,身體也就不由自主的與之合拍,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美感。父親侃侃而談 ,沒想到他也是才華滿腹,使我欽佩不已!父親對文學的熱愛也深深地影響了我,由于我失學過早,晚年飽讀詩書的父親形象時常在腦際回蕩,興趣來了我也學著寫一些童年趣事等文章,抒發感情,怡情養性,打發時光。

        68年我們全家除了父親在徐橋食品站工作外,奶奶、母親和我們弟妹五人下放到徐橋橋東袁屋隊。初到袁家屋日子真是艱難。父親早去晚歸,八口人一間半房子,大概40平米吧,再就是糧食不夠吃。那時大多數日子是吃稗子粑,稗子也不好買呀,也得找關系才行。后來解決住房問題是父親面臨的頭等大事。他請假去一百多里的山區原來工作的地方買材料,在那里買也是要到處跑,什么地方木材好價格便宜,父親就買一些存放著。那時他奔波于黃鎮山里頭,徒步上山下山不知跑了多少趟多少路,流了多少汗水。材料買齊后,請山民一根根的扛到花涼亭水庫邊,再請撐竹排的人運往水庫的彼岸,然后找汽車拉回。那時汽車就是有錢也不好找,何況沒錢呢。找車也要關系真是難為了父親了。歷盡千辛萬苦,父親終于給家里捎信了,約定時間讓我們去下橋壩等。那天母親和我們姐弟三人按父親指定的時間在那里候著,沒過多久一輛拉木料的車子就在我們面前停下了。那是一個雨后天,父親從車上下來,又黑又瘦,滿臉疲倦。他頭發濕答答的,身上衣服縐巴巴、臟兮兮的似半干半濕,一幅乞丐的模樣,見此我的心突然揪緊十分難過……父親,我的父親,為了這個家您遭受了多少磨難啊!

        汽車到下橋壩就再也過不去了,就只有卸貨了,我們五人將木料一根根的扛到獅子山腳下,找獅子山邊上屋場房子寬的人家存放,至我家準備做房子時再請人搬到袁屋。看到做屋的艱難,不由想起我家街上的四重祖宅,寬敞舒適,裝飾齊全,廳室都是滿樓,樓塞是方的,樓板是狗牙齒縫的,母親經常說我家樓上就是倒芝麻和油菜籽都不會漏下一粒。忘不了我家開店時母親時常念叨,得于這個好樓哦,要不這么多貨往哪放呢?哎,想想那個年代多少城鎮居民出于無奈將房子棄了到鄉下去折騰,大人孩子吃了多少苦。我小學剛念完就輟學在鄉下掙工分,過早地體驗到世態的炎涼與艱辛。69年房子終于做起來了,從此一家棲身之所才得到較大的改善。

        家里為做屋欠了許多債。全家八口人只有奶奶的開支不變,其他人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替父親分憂。母親在大躍進年代種菜種出經驗了,袁屋山腳下有一口很大的棄塘,母親挨著塘壩種上瓠子、胡蘆,挨著山腳下種上南瓜。農村是大鍋,母親每天用瓦罐在灶里給奶奶煨點飯,母親和我們姊妹五個一日三餐鍋里不是煮的胡蘆就是瓠子,或南瓜,不管鍋里煮什么,主食餐餐都是稗子粑。

        母親種的菜全家人用它抵了一半肚子,多余的就讓我挑到獅子山煤礦食堂去賣。那時的瓜菜3分錢一斤,葉子菜2分,三兩天賣一次,賣了塊把多錢好高興吶。再就是賣柴,袁家屋有山,生產隊不開工我就和袁屋的女孩子們一起在山下、田壩上摟柴,除了供給家里燒的,多余的就賣。母親精打細算將我賣柴賣菜的錢來維持家里的開支,父親的工資就用來還債。但不管怎么苦,父母都不會苦奶奶,父親會定期帶回點肉給奶奶添葷。

        70年上半年奶奶因病在鄉下去世,享年七十八歲,父親是萬般的不舍啊!在奶奶生病期間他是日夜陪伴,奶奶因病痛折磨人,父親從未有過半點不耐煩和高聲說話。給奶奶喂水、喂飯、喂藥,幫著母親給奶奶洗澡換衣服,怎么熬夜,怎么累,從來不顧及自己,說話都是輕聲細語,憶呀,憶呀的哄著奶奶喝水、喝藥、吃飯。在奶奶與世長辭的那一刻,父親跪著傷心地大哭,悲痛欲絕。在奶奶入葬那天父親跪著邊哭邊念奶奶的祭文,惹得送葬的上百人都哀傷起來!

        父親這是第四次做孝子。第一次是爺爺,第二次是親爹,第三次是親奶,這第四次是奶奶。親爹親奶只有一個女兒,當年親爹老倆口想招父親入贅,但我爺爺人窮志不窮,說是不讓兒子蹭別人家門框,后親爹女兒招婿入贅了,但婚后不久意外去世了,親爹女兒陳麻就與遺腹子兒子相依為命,沒有再婚。我家那是自然的要照顧她娘倆。親爹親奶去世我父親披麻戴孝,扶棺上山。每次陳麻來我們家聊起此事都是萬分感激,說是父親沒有讓她父母白疼。在親爹老倆口生病期間父親雖說不是日夜相伴也是隔天去一次,去了就擔負起所有陪伴護理之事。陳麻說:在親爹親奶生病時只要父親去了,老倆口的精神明顯就好轉,呻吟聲也不那么重了。

        父親非常在乎兄弟之情。65年我大伯母身體有恙,父親到處為大伯母尋醫問藥。只要有人說那里有人能治這種病,父親就是深更半夜也去跑,尋求民間偏方。二伯父家孩子多,生活困難,他為堂哥招工的事到處奔走。好在堂哥有了一份正式工作,現在也是兒孫滿堂,過得不錯,可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91年我調到福建煉油廠,在去福建的頭天晚上我和父母圍坐在一起。父親喊來我兒子,教他寫下自家的門牌號碼,我當時看看父親,真是知女莫如父啊,我還真不知道父母家的門牌號碼是多少。

        我敬愛的父親于二00七年農歷六月十九日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一歲。

        孝子父親,知恩圖報的父親,仁義的父親,愛妻的父親,愛兒女的父親……父親啊,如果有來世,我愿與您再父女一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石鼓歌 | 2019-5-4 08:33:45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這是一篇發自內心的追憶父親的好文章。此文平鋪直述,樸素的語言記述了父親生前的點滴瑣事,看似平凡,正是在瑣碎中彰顯了其父仁義、愛家、艱辛奮斗和熱愛兒女的真摯感情,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和摯愛。讀之令人動容!欣賞點贊佳作,祝作者創作豐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葉幸榮 | 2019-5-4 09:02:03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石鼓歌_UW7kY 發表于 2019-5-4 08:33
    這是一篇發自內心的追憶父親的好文章。此文平鋪直述,樸素的語言記述了父親生前的點滴瑣事,看似平凡,正是 ...

    謝謝先生的點評和鼓勵!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先生身體健康,事事如意,闔家幸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葉幸榮 | 2019-5-4 09:10:39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晏子 發表于 2019-5-4 08:50
    山一樣的父親 海一般的親情 扛著家庭的重擔 敬老愛幼 辛勞一生 文章真實質樸 讓人感動流淚 好一個讓人羨慕 ...

    謝謝同庚,謝謝你的關注和鼓勵,祝一切都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跟著感覺走 | 2019-5-5 19:56:27 | 只看該作者
    父愛如山!欣賞佳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葉幸榮 | 2019-5-5 20:58:30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跟著感覺走 發表于 2019-5-5 19:56
    父愛如山!欣賞佳作!

    謝謝關注,祝一切都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毛克勤136135930 | 2019-5-6 21:29:06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堪稱經典范文之作,作者字句行間敘述父親的德孝義善的平凡偉大的一生,閱罷猶身至其境至那艱難歲月之中,好作品好文才,好人品徐橋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葉幸榮 | 2019-5-6 22:54:1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葉幸榮 于 2020-4-10 18:59 編輯
    毛克勤136135930 發表于 2019-5-6 21:29
    堪稱經典范文之作,作者字句行間敘述父親的德孝義善的平凡偉大的一生,閱罷猶身至其境至那艱難歲月之中,好 ...


    謝謝關注和點評,祝你身體健康,事事如意,闔家幸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柳蔭樹下 | 2019-5-7 11:04:13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作者筆下細細流淌著父親的親情和責任,真情實感,惹人沉思。記憶里,您父親在徐橋食品站收豬,估豬的能力無人能及。在下與你弟弟妹妹都是老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葉幸榮 | 2019-5-9 17:45:10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柳蔭樹下 發表于 2019-5-7 11:04
    作者筆下細細流淌著父親的親情和責任,真情實感,惹人沉思。記憶里,您父親在徐橋食品站收豬,估豬的能力無 ...

    謝謝你的關注和點評,我從我大弟那里知道你是版主。你好!初次相識,多多關照!
    我寫的拙文《憶父親》還很不成熟。只是抒發了自己的一些情感,父親豐富的內心世界只字未提,這未免感到些許缺憾。
    我父親懂經營,做生意乃天賦。按現在的話說,他會考察市場,運籌帷幄。因而做起生意來風生水起。我前夫曾經說過,如果你父親從解放初期做生意至今,(78年)你家是家財萬貫,你是富家千金。他這話不是空穴來風。
    父親很有文才,寥寥幾筆馬牛羊六畜就躍然紙上,畫的栩栩如生。毛筆字也寫的好,而且性格非常謙和。無論從他的外表,學識,性格,還是他豐富的內在,他的工作與他太不相稱。可惜時代局限了他的才干。為求生存他不得不去做收購生豬工作。正如你說的,他估碼一口一個準。說明他工作敬業,在任何環境下干任何事情都是干一行專一行。徐橋人對他有口皆碑!解放初徐橋鎮成立黃梅劇團時,我父親與王魯明他們在一起非常活躍,王夸他清亮的嗓音,柔軟的腰肢。可我爺爺對唱戲有偏見,我父親是孝子,父母之命他是不會違背的。
    剛工作時,他被分配到山區黃鎮供銷社,是那里的負責人。后來政策有轉變,父親他辭職回家做了兩年生意,那段日子是我家最輝煌的歲月。但好景不長,63年年底就不讓做了。父親在家無所事事,64年中旬徐橋食品站應邀我父親去,那時有好些人和我父親一樣都是自動回家的。想再回原單位工作是件很難的事。我想我父親就是在那種情況下為了一家老小的生存而做了收購生豬工作的。我小時候就為我父親是個人才但做的工作太不對稱而遺憾。每次聽到人家說我父親估豬歷害,我的心里就好難過!殊不知我父親是有才之人受到時代的局限,也是命運使然吧!
    不管我父親是做什么的,但徐橋街上人人都會尊我父親一聲三爺!我父親也是整個徐橋食品站的三爺!
    版主,我跟你說的這些沒有別的意思,只是為我有為的父親的能力無法發揮而嘆息!
    實際上我如果加上我父親在食品站工作的特殊性,我父親對工作的專,這不能不說我父親的能力就象你說的無人所及!
    只是由于我執拗的心里,寫起來往往辭不達意,甚為欠缺。再次謝謝版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微信登錄 手機動態碼快速登錄

    本版積分規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日本免费电影一区二区| 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嫖妓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 麻豆AV天堂一区二区香蕉|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高清在线 |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一本岛一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国内精自品线一区91|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精彩视频|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国产小仙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美女视频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日本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老熟妇仑乱一区二区视頻|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aⅴ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模大胆|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人妻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三区|